助眠产品层出不穷,市场风起云涌。
“缺觉”催生助眠市场。
有数据显示,现在全球预计有27%的人正遭受“睡眠危机”工作压力大,作息不规律,沉迷手机,缺乏锻炼,情绪波动,外部环境等种种因素,都有可能导致睡眠紊乱的情况发生。
失眠引发的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焦虑,推动睡眠市场规模急剧扩张,预计到2020年,我国睡眠市场的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多亿元,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长。
助眠产品层出不穷。
口服的有“Sleepwell”睡眠软糖、“Dreamwater”睡眠水、睡眠冲剂、睡眠片、睡眠糖浆还有安神补脑液。
外用的可谓是从头到脚,全副武装:蒸汽眼罩、耳塞、睡眠枕、睡眠膏,睡眠手环、助眠香薰、泡脚盆,还有号称 “一觉睡到自然醒”的电子睡眠仪。
小红书上,一些带货能力强的博主,曾多次推荐这款产品,“失眠星人的福利。睡眠好物。亲测有效。强推。”想想深受失眠困扰的消费者,刷到这些走心又吸睛的测评,很难不为之心动。
睡眠市场高需求下催生的助眠经济,可谓潜力无限。
买助眠产品,是在交智商税?
助眠产品真的是失眠者福音吗?
有人不这么看。他们认为,大部分助眠产品噱头大于实际效果,购买此类商品的人多数都是在交智商税。
也就是说,口服的助眠类产品至多算保健品,有的其副作用还有待医学进一步的验证。
而大部分口服类助眠产品,多包含了褪黑素的成分。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,褪黑素具有镇静、诱导睡眠的作用,被称为“生理性催眠剂”当褪黑素用于保健食品时,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毫克,一旦含量高达3毫克甚至到9毫克,就会产生头晕眼花等不良反应。
知乎上,有网友吐槽某款网红蒸汽眼罩的鸡肋,“戴了一个多小时还没睡着。还不如刷微博催眠快呢。戴着好几块钱的东西心里还有压力,想着睡不着的话白瞎了好几块钱,越戴压力越大,就越睡不着……。简直是恶性循环。”
有专家曾指出,一些主打通过呼吸频率等指标,实时监测睡眠状况的睡眠手环,只能作为辅助手段,其显示的结果用以判断深度睡眠情况,是不准确的。
改善睡眠,不仅是花钱买安心。
此外,医学专家并不建议普通失眠人群长期服用褪黑素。没有医生的指导,长期超量使用褪黑素会加重肝肾负担。因抑郁导致的失眠,服用褪黑素后也可能会加重抑郁症状。
眼下,助眠经济迅猛发展。企业在赚得不亦乐乎的同时,背后的许多问题业已显现:数据分析不准确、质量良莠不齐、过度营销、夸大功效等等,而消费者也在与商家“斗智斗勇”的过程中,目光愈发锐利。这些都将敦促企业推进产业改革,不断完善产品服务质量,提升用户体验,谋求更大效益。
千亿元级睡眠市场未来如何发展?我们拭目以待。
刘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