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诊上也经常有家长来问我:郑医生,孩子身高偏矮,能不能打生长激素?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吗?
又或者直接来问我:郑大夫,生长激素是智商税吗??
这个妈妈正在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打生长激素。
这个孩子性别女,妈妈上来就说,她有一直在监测孩子骨龄的,她有给孩子测过三次骨龄,但是最近一次超得有点多,超了11个月,现在孩子10岁9个月,骨龄11岁8个月,身高143.4。
介于骨龄已经超了,于是我问妈妈:孩子例假来了没有?孩子性激素水平如何?
妈妈说例假没有来,激素水平的话,她拿出手机给我看很多化验单,但奇怪的是,我并没有从这些报告中,找到最应该查的性激素报告——黄体生成素LH 值,于是我问妈妈这个指标没有查吗?
妈妈回答说,对方认为这个激素已经没有必要再查了。
没有必要查?那对方有给出治疗方案吗?
妈妈说:1月份的时候骨龄超5个月,到7月份解封后去看的时候,说孩子预测身高已经低于155,疫情半年身高只长了3厘米,再加上骨龄又超了,于是建议打针,但妈妈不想给孩子打,想要再考虑考虑。
很多家长会这样,要考虑,但这个考虑的依据是什么?
我跟这个妈妈说——这个考虑的依据还是要看性激素指标啊。
为什么?
假设LH低于0.5,那我们还有时间去处理,尽量1年不来月经,让孩子晚来一年例假,孩子就可以1年再长5—8公分,长到148再发育,记住:晚一年发育就可以多长5厘米。
但是呢,如果LH这个指标已经很高,达到成人线了,月经很快就要来了,已经箭在弦上了,那我们就要评估,是打生长激素,还是打抑制剂。
比方说是打抑制针,让她晚发育1年, 那也是能吃中药的。
为什么对方不看激素指标?
很有可能他已经默认了打生长激素这条路。
妈妈接着又说:7月份去的时候,对方认为孩子现在10岁11岁,应该是身高的突增期,应该1年要长8—10公分,但是疫情期间半年,孩子只长了3公分,没有突增,所以要打针。
我是这样回答这个母亲的,我让她不要着急——如果孩子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 ,那8—10公分是应该的。但如果没有发育,LH值没有到, 那我认为每年长6公分,半年长3公分是正常的。
如果每年长6公分,半年3公分,说明这个孩子还没怎么启动啊。
我建议妈妈一定要带孩子去做一次性激素检查。母女离开诊室前,妈妈又让我摸了一摸孩子的--,孩子乳核都没有形成。
我心里隐约感觉,这个孩子还没有启动,月经也不会马上就来。但是从妈妈跟我对话中,我不太理解对方的治疗思路,最近的LH值是没有的,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报告是没有的,只有靠骨龄的监测来给出治疗方案。
后来我的助理收到妈妈的微信,妈妈发来去年的激素水平,见下图,<0.1。
没有打生长激素的,在焦虑,那么打了生长激素的,就太平了吗?
根据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报道,生长激素,实际上是严格针对矮小症的处方药。
对于处方药,正规医院里,医生的使用是相当谨慎的。
但是我们很多却把生长激素看成了让孩子达到理想身高的灵丹妙药,当成了保健品来用。
而且生长激素价格并不低。
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出生率是越来越低,但是生长激素销售增长率在逐年增高。试问:难道全国14岁以下2.5亿少年儿童,都要来一针生长素?难道中国人真的需要靠激素来长高吗?